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挖坑尺寸多大
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挖坑尺寸确定依据与步骤
一、核心参数关联性
泵站筒体尺寸
挖坑尺寸需根据泵站筒体的直径与高度确定。常规筒体直径为 1.2-4.0m(如直径1.2m、1.8m、3.8m等),高度则根据扬程和流量需求设计(典型深度为12m左右)。例如,直径3m的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需匹配相应扩大的基坑空间。
安装间隙要求
水平间隙: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筒体与基坑侧壁间距通常预留 0.5-1.0m,确保回填材料均匀压实及施工操作空间。
垂直深度:坑底需低于泵站基础 0.3-0.5m,用于铺设碎石垫层(厚度≥300mm)以增强地基承载力。
二、场地条件影响
地质与土壤特性
若场地土质松软或地下水位高,需扩大基坑并增设支护结构(如钢板桩),防止塌方。
承载力要求:地基承载力应≥150kPa,不足时需通过换填或混凝土底板加固。
空间限制
狭小场地需优先选择紧凑型一体化雨水泵站(如直径2.5m×高度5m),并采用分层开挖方式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。
三、特殊场景处理
抗浮设计
地下水位较高区域,需通过混凝土配重块或锚杆固定泵站,基坑底部需额外加深至抗浮结构层。
管道对接
进出水管位置需在基坑侧壁预留孔洞,孔径比管道外径大200-300mm,便于法兰连接和密封处理。
挖坑尺寸计算示例(以直径1.8m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为例)
参数 设计要求 备注
基坑直径 1.8m(筒体)+1.2m(间隙)=3.0m两侧各留0.6m间隙
基坑深度 筒体高度12m+垫层0.5m=12.5m含碎石垫层厚度
底部处理 混凝土底板厚200mm提升地基稳定性
实施建议
精准勘测
施工前需通过地质雷达或钻孔取样明确土层分布与地下水位。
动态调整
结合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(如盐城振飞给排水一体化雨水泵站的模块化设计参数)优化基坑布局。
验收标准
基坑平整度误差≤2cm/m,垂直度偏差≤1%。
通过上述步骤,可确保挖坑尺寸与一体化雨水泵站功能、环境条件高度匹配,降低施工风险。